<table id="hrk05"><delect id="hrk05"><menuitem id="hrk05"></menuitem></delect></table>

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職業正文

          前沿資訊!家長輔導作業把自己打骨折,該反思的是教育方式

          2022-10-14 09:51:31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


          (資料圖)

          10月12日,一則與家庭教育相關的新聞登上熱搜。據澎湃新聞報道,近日,杭州36歲的吳先生輔導上小學的兒子寫作業時,因為一道題來來回回講了半小時,兒子仍不理解,一氣之下用手怒捶桌子,結果導致自身手掌骨折。醫院檢查顯示:吳先生右手第5掌骨遠端骨折,斷端移位明顯,需住院治療。

          事發后,吳先生感慨道:“還好這一拳是打在桌子上,要是打在孩子身上,麻煩就大了?!边@句受傷后的自嘲,既是吳先生對自己教育方式的反思,也體現出了部分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關心與無奈。

          在這則新聞的傳播過程中,有媒體總結道:作業是孩子的“修行”,也是家長的“酷刑”。從評論區的情況來看,這句話說到了不少家長的心坎里,也反映出了家庭教育領域普遍存在的某種焦慮。不得不說,在家輔導孩子做題,已經成了不少家長的“心病”。去年熱播的教育題材電視劇《小歡喜》中,也出現過一直以溫柔形象示人的父親,因為輔導孩子做作業“破防”,對女兒大發雷霆的“名場面”。

          作業這件“小事”,緣何成為家庭矛盾的焦點?其中一個關鍵原因,就在于家長群體之間彌漫著不小的競爭壓力。近年來,朋友圈中有學齡兒童家長的人,都不難感受到“雞娃”之風的盛行程度。家長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競爭中掉隊,因此對每一個教育細節都高度敏感。在這一過程中,除了少數性格特別“佛系”的人,家長們或多或少,都難免會在某些時刻控制不住情緒。

          很多時候,與其說家長氣的是孩子,不如說是自己在作業面前無能為力的樣子。這種負面情緒日積月累,容易在家庭內部形成戾氣,最終自然會造成不良后果。對家長而言,不論是直接打罵孩子,還是以大發雷霆、打砸物品等方式威脅嚇唬孩子,都會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,給親子關系制造裂痕。不論是這次的“捶桌子導致家長骨折”事件,還是之前發生過的“打孩子導致家長骨折”事件,都不只是網友眼中的“搞笑新聞”,而是對家長群體發出的警告信號。如果家長不能從中吸取教訓、放平教育心態,只會傷了孩子又傷了自己。

          2021年以來,隨著有關部門大力推動“雙減”工作,中小學課業壓力已經顯著降低。但是,課業壓力的降低,并不等于學生之間的競爭就此消失,家長如果不能調整好自身心態,依然可能落入“一邊卷自己,一邊卷孩子”的陷阱之中。另外,對未成年人而言,在學習過程中暫時遇到瓶頸,其實是很正常的事?!耙坏李}怎么講都講不明白”,既不意味著孩子“智商低”,也不意味著家長無能,而是需要任課教師在學校里加以針對性地解決。

          緩解教育焦慮,一方面需要家長群體主動調整心態,從負面案例中吸取教訓,掌握更科學的教育方法。另一方面也需要學校與社會堅持“雙減”方針,制定更合理的評價標準,把正確的教育觀念傳導到家庭內部。多一點耐心、少一點戾氣,家庭會變得更加美滿,自然也不會再鬧出“家長打傷自己”的鬧劇。

          上一篇:
          下一篇:

          關鍵詞:

          “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,可以聯系本站!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!

          語言

          知識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Ⅴ无码
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hrk05"><delect id="hrk05"><menuitem id="hrk05"></menuitem></delect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