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太空可以用一根兩米長的吸管喝水?航天員上次在太空種植的植物如今怎么樣了?10月12日15時45分,面向廣大青少年的“天宮課堂”第三課準時開講。新京報記者了解到,北京市多所中小學校也通過線下組織、線上錄播等不同形式帶領學生們學習這精彩一課,有的學校還針對太空實驗課程表做了線下安排,“有備而來”。 ?
神奇實驗讓學生帶著興趣回家 ?
16時整,在“天宮課堂”第三課的直播課上,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、劉洋、蔡旭哲在太空艙的畫面準時接了進來。在不到一小時的現場講解中,三位航天員在軌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,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“毛細效應實驗”“水球變‘懶’實驗”“太空趣味飲水”“會掉頭的扳手”實驗,還介紹了植物生長的研究項目,并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。 ?
(相關資料圖)
新京報記者了解到,天宮課堂開播正值不少學校的放學時間,除了提醒孩子們回到家也要及時收看這堂精彩的課程,北京部分中小學校還組織學生們在校收看了這堂課。 ?
北京市第十一中學附屬定安里小學(簡稱“定安里小學”)組織了全校學生在校收看這場直播。該校德育主任于平介紹,學校一直重視“天宮課堂”在科學教育方面的延伸,在了解到這一堂課從下午3時許便開始直播后,學校及時組織全體同學一同收看?!霸诎嗉墐群⒆觽円黄鹗湛?,有著濃厚的課堂氛圍,高年級的學生會思考神奇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,低年級孩子會激起對太空課堂的興趣,可以說大家今天都是帶著興趣回家的?!庇谄叫Φ?。? ?
相對于小學,中學生在校集體觀看“天宮課堂”的時間更充裕一些。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科技教育負責人裴毅介紹,該校初一初二學生在校觀看了這堂課程,還寫了觀看的感受?!白盍钊梭@奇的是太空水稻會‘吐水’,吐出來的水連成一片,與地球上的水稻截然不同?!痹撔3醵?)班學生劉子堯在感想中寫道。 ?
“天宮課堂”引發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思考 ? “當航天員扔扳手的時候,我們班學生都驚呼起來,以為扳手得把問天實驗艙砸穿,這要在地球上扳手很快就砸到地面了?!倍ò怖镄W四(4)班學生徐子鑫這樣形容同學們在收看“天宮課堂”的興奮勁兒。他說,當大家發現扳手在微重力環境下高速旋轉但卻位移緩慢時,長舒了一口氣,“航天員叔叔還來得及接住飛出去的扳手”。 ?
這次的“天宮課堂”共涉及7項展示和實驗,學生們有各自感興趣的地方。徐子鑫最喜歡“太空趣味飲水”實驗,“地球上一般人不會用兩米長的管子喝水,喝著喝著就沒氣兒了吧?航天員輕松就喝到了?!??
四(5)班的程思睿則對“毛細效應實驗”感興趣,她決定回家第一時間告訴父母,“我想跟家人分享太空中的實驗和地球實驗結果是不一樣的,比如在太空上,三根不同粗細的玻璃管都能吸上來水?!??
相對于小學生的“看熱鬧”,即將接觸到更多物理學科知識的中學生則有了更深的思考?!疤?,一個幽暗無盡的黑色海洋中,蘊藏著無限的秘密,太空中,部分定律與地球不同……有沒有‘時空裂縫’在黑洞之中?”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初一(10)班學生李宇軒在課后感想中寫道。不僅每一次的“天宮課堂”都會引發他對未知世界的思考,他還希望在今后的課堂上可以看到“碘升華實驗”“水沸騰實驗”“太空酒精燈燃燒”等實驗。 ?
老師們“有備而來” 提前普及物理知識 ?
“天宮課堂”推出以來,已經成功舉行了兩次太空授課,并激發了青少年們對于太空探索的熱情。各校對于線下的組織也積累了一定經驗,裴毅介紹,去年該校便對此設計了“天地課堂”,化學老師和“天宮課堂”同步帶領孩子們做“地球實驗”。
今年針對太空上會出現的多項物理實驗,提前安排了物理老師在課程開始前便進行知識普及,讓孩子們帶著問題上“太空課”。 ?
“7項實驗中有4項涉及物理知識,我首先要告訴他們為什么要到太空做實驗,太空實驗有什么優勢?!北本┦袕V渠門中學科技教師馬云夢介紹,初一的孩子剛上中學才一個月時間,物理知識幾乎是零,而初二的學生馬上要學習“重力”,這堂“太空課”對于物理老師今后的教學來說,可以說是一次生動實踐。她也借此機會給孩子們講解了在地球上有電梯、過山車等失重體驗,讓學生們理解航天員的失重環境,激發同學們對于航空航天知識的熱情。 ?
相對于中學生來說,定安里小學科學教師陳蕓覺得,“天宮課堂”對小學生是一次學科啟蒙,有助于他們未來帶著興趣學習物理?!拔覀冃W科學課堂上做的‘水蓮花開實驗’背后就包含有‘毛細效應’的知識,我們會借這堂課告訴孩子們如何用物理‘點亮’生活?!标愂|介紹,該校還將圍繞這堂課做學習單,讓孩子們回家帶著父母一起嘗試做落地實驗?!氨热缈梢曰丶覝蕚湟粋€長吸管喝水,看看是不是像航天員一樣簡單?”陳蕓建議家長們也可以帶孩子在家里做一些與重力相關的體驗,激發孩子們對科學、對航空知識的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