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近日,有政協委員提交了《關于嚴防“名校父母”輸出“雞娃”理念抵消“雙減”工作成效的提案》。教育部公開答復表示,委員所提建議具有參考意義。教育部組織專門力量,抽取線上培訓機構和重點網站平臺,就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及“雙減”政策要求情況,持續不間斷開展線上巡查監管。指導各地清理打著“名校父母”旗號制造教育焦慮的行為。下一步將聯合網信辦等部門,繼續開展線上巡查,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熱點、編造虛假信息、渲染升學焦慮等惡意炒作行為。
“名校父母”教“雞娃”的套路,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。那些如何上名校的經驗分享,如果變成了鼓勵做題、刺激內卷的話術,無疑是和整個社會氛圍不協調的。如果再加上編造虛假信息,當然就更加惡劣。文章或視頻中傳遞的信息,各大互聯網平臺應對內容加強核實,在平臺規則里圈出明確的黑白名單,并形成相應的懲戒機制。而對于動輒透露出的名校信息,平臺也應加強信息核實。家長當然有學習“他山之石”的客觀需求,育兒經驗的分享也有存在的理由。但父母們也要想明白,這個世界只有千差萬別的孩子,沒有人人適用的模板。對于網上的育兒育才信息,不妨抱著參考的態度,同時對其真實性多一點警惕?;蛟S這樣家長就能從信息轟炸的焦慮中解脫出來,把精力放到陪伴孩子上,助他成長為獨一無二、人格豐滿的人。